聊城百科

聊城本地最全的百科知识库

首页|城市地理|经济社会|水城人物|教育旅游|人文历史|生活居家|娱乐明星

聊城古城微型博物馆的意义是?

更新时间:2017-04-10 09:11:23 贡献者: 点击:

  微型博物馆盘活了文物资源,提高了藏品利用率。对于国有博物馆来说,展品只占藏品总数的一小部分,有很多藏品常年存放在库房,利用率低。运河博物馆历年征集到的一些民俗文物,与运河博物馆基本陈列内容关联性小,没有合适的展示空间。契约馆建成后,将部分民俗文物运至展厅进行展示,丰富了展览内容。聊城乡村记忆博物馆共有藏品4000余件,迁入新址之前大多存放于光岳楼墩台内,展示面积狭小,达不到理想的展示效果,且不利于光岳楼的消防安全,前来参观的市民寥寥无几。新馆开放后,市民纷纷来馆参观,社会反响良好。三馆建成开放极大地盘活了我市文物藏品资源,使原本存于库房的馆藏文物“活”了起来,真正起到了教化育人的作用。

  微型博物馆让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近年来,聊城民间收藏方兴未艾,藏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私人收藏是国有收藏单位的有益补充,三馆的布展运营将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收藏者队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三馆在筹建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许多市民将家中收藏的老物件、老照片交给博物馆,许多收藏爱好者免费将藏品交由博物馆展示,极大地丰富了展陈内容。藏家有藏品,却苦于没有合适场所展示,三馆建成开放使私人藏品公共化,使文化资源更为充分地为人们利用。许多收藏家、学者、企业家还积极参与博物馆的管理决策,为博物馆发展出谋划策。

  微型博物馆让博物馆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三馆位于古城文化旅游区,尽管对外开放时间不长,已成为古城旅游的新亮点,增加了古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不仅有当地群众,也不乏外地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个分馆作为总馆服务的有益补充,对公众免费开放,并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学习活动,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契约博物馆的“契约文化陈列”入选“第三届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2016年“五一”期间,契约分馆举办了庆“五一”书画作品展,书画作品深入、精辟地阐释了契约文化和契约精神。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乡村记忆博物馆精心策划了“鲁西民间艺术展”,深入到东昌府区河东小学,为孩子们送去了一道文化大餐,展览图文并茂,设计风格简洁明快,深受学校广大师生的喜爱。老照片博物馆在展示珍贵历史影像的同时,还积极打造综合性的摄影交流互动平台,增加参与性,引导更多的人爱上摄影,让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记录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