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 > 本网动态

徐本禹做客聊城日报向家乡父老乡亲拜年(图)
感谢家乡的关心与支持

 

序列 01_1_副本_副本.jpg

徐本禹向家乡父老乡亲拜年

本禹_副本.jpg

徐本禹接受采访  

DSC_0297_副本.jpg

 徐本禹题字祝福家乡

22_副本.jpg

  1月31日上午,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来到聊城新闻网,与新闻网工作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做客新闻网视频,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对聊城新闻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通过视频向聊城的父老乡亲拜年。 朱玉东 摄

  本报讯  1月31日上午,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来到聊城日报社做客,并通过本报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拜年:“衷心感谢家乡对我的关心与支持,祝愿家乡发展越来越快,祝愿家乡的父老乡亲新年万事如意!”
    在举行的欢迎本禹回聊茶话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聊城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高文举向徐本禹介绍了聊城日报社发展的情况,孔繁森、张海迪等聊城籍英模人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与聊城日报社的渊源关系,并勉励徐本禹要加强与家乡的联系,及时地调整好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徐本禹深表感谢,激动地表示:“来到聊城日报社感到非常温暖和亲切,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家乡的培养。”
    “我在湖北就经常上聊城新闻网,办得非常好。”徐本禹随后来到了聊城新闻网,并作客新闻网视频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对聊城新闻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通过视频向聊城的父老乡亲拜年。在听主持人说起聊城新闻网发展很快,最近开通了网络直通车和视频时,徐本禹说:“感觉很高兴,也希望视频越办越好,也能够采访更多的各行各业的家乡人,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变化。让更多像我在外地,通过网络的平台、通过视频的平台,了解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人和事。”
    “祝家乡的父老乡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用咱们山东的习俗,给咱老乡鞠三个躬吧!”在虚拟演播厅内,真性情的徐本禹现场对着镜头鞠了三个躬。徐本禹还欣然为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新闻网题字:“衷心感谢家乡对我的关心与支持,祝愿家乡发展越来越快,祝愿家乡的父老乡亲新年万事如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人民的祝福,对家乡发展的期待。 记者  赵宏磊
 

 

(视频文字整理)
主持人:徐本禹大哥您好,我们年轻人都喜欢这样称呼您,因为您是我们心中最崇拜和最亲近的人。您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们,您的乐观向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人生标杆,我们大家都十分崇拜您、关注您,能给我们讲一讲您最近的情况吗?
徐本禹:我现在在湖北团省委学校部工作,平时的工作比较忙碌,同时也很充实,工作之余自己也在做一些公益的活动。我感觉做公益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充实,也更加的快乐。
主持人:现在公益事业在全国正在热火朝天的举行着,很多人也都愿意加入到这样的活动当中。对于接你班的志愿者,你有什么样的期待?
徐本禹:我回来之后,聊城选派了三批志愿者去接力,我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每年也派志愿者去接力,现在是每年有七个志愿者过去接力,这样一帮一帮的去做,应该说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同时他们在付出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通过他们的努力,当地的环境发展了一些变化,一个是学生的成绩因为他们的到来得到提高,再者就是他们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比如说,通过他们了解到外面的一些事情,而且他们也做得非常优秀。2010年10月份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接力志愿者的故事,我想这种传递的爱不仅是我一个人,而是更多的人去传递这种爱。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了一腔热血容易,但坚持下来难,您是怎样把这件事坚持到最后的呢?
徐本禹:其实是这样的,刚开始做是一种兴趣,感觉这个蛮好玩就去做。做了几次之后,可能这个兴趣就没有了,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有放弃的念头。也许在做的过程中别人突然说了一句话或者做了一件事,让自己的很感动,感觉内心很温暖,这时我就开始思考,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值得,再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就形成自己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生活习惯,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或者自己要做与志愿服务相关的事情,我认为这是最高的一种境界。现在有一个说法,把志愿服务当做青年人的时尚追求,女孩子喜欢时髦的衣服,男孩子喜欢英俊潇洒,两者之间男孩和女孩共同喜欢什么,青年人都可以把志愿者当做一种时尚,当做一起追求的东西。
主持人:你是装着这样的一种观念,一路走下来的。
徐本禹:因为志愿服务的本身,一个是社会所倡导的,二也是青年人所喜欢的,原来我们都学习雷锋,现在学雷锋的形式换啦,就是做志愿服务,这应该是青年人所喜欢的一种形式。这种服务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内容在不断扩大,为青年人所喜欢。
主持人:青年人越来越追求这种支教的形式,去大山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徐本禹:你刚才说的支教只是一个方面,除了支教之外,支医、支农、海外服务、扶贫开发,还有参与大型赛会等等,这些都是志愿服务的领域。每个人都可以做志愿者,比如你是主持人,普通话好,可以去教孩子学说普通话。像我,可能数学好,就去教数学,有的组织能力好,就去做组织协调工作,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主持人:就像我们奥运会、亚运会一样,每个志愿者都有自己的服务岗位,但是他们所做的共同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活动办得更好。
徐本禹:对,对,对。
主持人:这两年我们聊城新闻网发展很快,开通了网络直通车和视频,这样吧,你再给我们新闻网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吧。
徐本禹:建议谈不上,了解到我们新闻网也有视频了,我很高兴。因为我在湖北的时候也经常上咱们的新闻网,视频我是第一次知道,感觉很高兴,也希望视频越办越好,也能够采访更多的各行各业的家乡人,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变化。像我在外地,通过网络的平台、通过视频的平台,了解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人和事。
主持人:身在外地,你也是非常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啊。
徐本禹:是啊,因为我本身回来很少,一年就回来这几天,到聊城逛逛也没时间,直接回家陪家人去啦,了解家乡的途径就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报纸刊登的新闻,也是通过网络来传播,因为我在外地订不到家乡的报纸。
主持人:你在湖北,了解家乡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网络,通过新闻网这种方式。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也到年底了,给家乡的老百姓,给家乡的朋友们说几句祝福的话吧。
徐本禹:祝家乡的父老乡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用咱们山东的习俗,给咱老乡鞠三个躬吧!(起身鞠躬)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本禹大哥能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并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这一次我们时间比较匆忙,准备的比较仓促,有不周到的地方请本禹大哥多多体谅,希望有机会多到我们新闻网做客,我们的视频永远为你打开。
徐本禹:谢谢,谢谢!
                                                                                                                                  (赵宏磊)
请关注:

相关阅读


安装掌中聊城手机客户端今日聊城



城市地理经济生活人文历史聊城百科

版权与免责声明:聊城新闻网是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所属《聊城日报》、《聊城晚报》刊登新闻及其他作品的唯一授权使用单位,上述作品电子版的版权均为聊城新闻网所有,严禁任何网站擅自转载或盗用。任何网站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需事先征得本网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聊城新闻网,作者□□□”等字样。